正在加载...
我是被“信誉”这两个字“拖累”到今天--记广州烽火实业 杜长福 (图)
2007-05-28 09:24
记者:荆荆 编辑:王斌
合作伙伴
精品展示
----记广州烽火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长福
从喧嚣的机加工车间到繁忙的总装车间,透过杜长福宽厚的背影,笔者仿佛跨越了20年的历史,看到一行铺满了汗水和艰辛的足印,伴随着新中国的历史与改革开放前进着。
二十年前,当第一台电焊机在杜长福的手中研制出来的时候,他全然不知自己将是一位未来的电焊机行业中的佼佼者,那时的他是一位乐意助人的技术员,许多慕名而来的用户,常把他围绕,使他忙得不可交开。深夜里,他会骑着自行车把上百斤的机器,送到30公里以外的用户手里。在别人欢度假日时,他却泡在工厂为用户解决焊接工艺问题并认真地进行指导。如果问,究竟是那时产品奇缺而使他轻易地有了第一次的积累,还是他的理想造就了他走向开办实业的道路?你所得到的回答是:都不是。杜长福不经意间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是被“信誉”这两个字“拖累”到今天。
很难想象,“烽火”牌电焊机的第一个车间,诞生在一个小阳台。八十年代初的广州,住房非常紧张,创业者们对此都有着深刻的记忆。杜长福并不介意制造车间“小作坊”的形式,他在意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使客户满意。身为国有企业的车间主任,他白天在单位忘我的劳动工作、思想教育、生产调度......杜长福干的非常充实;晚上回家,就一头扎进那小作坊,边查数据边调试产品。这种工作成了他的一种享受,他赢得了上级领导的信任,也赢得了用户朋友的尊敬。
笔者曾尝试性的探求杜长福的内心世界,是什么力量使他能在两个不同的技术种类和工作环境中游刃有余?“其实也不是”,他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他爱那个国企,那个曾经给过他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的老单位。那年,单位选送一批青年职工上学,这批工农兵学员大部分成为后来国企的中坚力量。毕业后的杜长福曾进行过几个新技术的开发,有的获得省、市科委的进步奖。但是,在最后的时刻,他不得不在国企和自主创业两者中取舍。用户朋友总是搀着他,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也在鼓舞着他,从未想过要当企业家的他,终于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做企业就是做产品质量”,这是杜长福创业至今一直坚持不懈的信念。不管是什么用户,只要是有质量问题,他会第一时间赶到,有时还要帮助用户解决人为造成的各种故障。用户的员工只知道他是维修工,很多年以后,还是称他为杜师傅。谦和、实在的作风使他始终与各用户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如果说质量是“烽火”的起点的话,那么,踏实的作风就是“烽火”的口碑,用杜长福常用的一句口头语说的话:做人做事要实实在在。在那个假、伪、劣产品盛行的时期,要保持这种职业操守是很艰难的。曾经一度,假的“烽火”也冲击着市场。在他痛苦的时候,一位工商部门的领导却苦笑着告诉他:“烽火”正在燎原了。不过没有好的质量、没有好的信誉,哪有什么人去假冒你呢?在今天这个保护产权和技术专利的时代,这句话依然是一种带点黑色幽默的真理。
如果问杜长福办企业的难题是什么?不同的企业家会有不同的感慨,而他告诉你的是“人”。创业初期,不少亲友积极地支持和参与,把“烽火”视为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但当“烽火”有了一些成就后,习惯的骄傲和特殊身份的态度出现了。这样的风气对一个有社会影响的品牌企业是不利的。他曾以最大的耐心去教育、引导这些亲友,但他发现,当年作为车间主任的他对这些“功臣”们竟然有点力不从心了,这是他开办企业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落。他沉默了,他在思索、他在探讨,难道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终局?在痛定思痛后,他付出最大的代价去安排了这些亲友,让他们在自我体验的前提下去走他们的创新道路,尽管这样,他依然默默地关注着他们,爱护着他们,直到他们能够平稳地发展。
然而,“人”的问题依然以其它的种种形式出现,多少年后,一些老员工的成就感多了,公司的纪律制度被人为的双重化了,甚至形成了某种潜规则。这种不论是在国企和私企都盛行的问题,再一次困扰着杜长福,他知道这是对 “烽火”的又一次考验。说实话,这些问题并不是给予某种利益就能解决的,人的思想在今天这个时代,是既简单又复杂的。简单来说是利益,复杂来说就是“比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放”!让个别老员工在外面的世界去感受和体验,满足他们的爱“比较”的心态。身为总经理的杜长福,让一些老员工在外面“潇洒了一回”:在外面新的环境,他们只能以一个新员工的身份在别的企业从头做起,失去了原有的高待遇和老品牌企业的荣誉感,这些出走的老员工内心的落寞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在外面的经历对在职的老员工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尽管这样,作为老总的杜长福还是宽容地接纳了出走后又回来的老员工,他们今天成了踏实工作的先进份子。在同行业中,“烽火”人性化的管理成就了一种口碑,不少同行甚至说,只要是“烽火”出来的员工,我们都要!但是相反,倒是到“烽火”来应聘的,同行企业的员工越来越多。
要赢得员工的尊敬,远不止要有人文的关心、爱护,还要求自身要有过的硬的本领。杜总常在生产的第一线去考察工作,最大的问题是要示范,这是要有过的硬的技术的,在他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年轻人,他的技术专长使那些爱“偷师”的人都喜欢缠着他。他最大的乐趣是看到员工的进步,只要是讨论技术问题,他都不厌其烦地去传授,甚至手把手地教,今天“烽火”的技术部门及生产线上的管理人员,不少是他当年带出来的骨干。再学习,也是杜长福的一个自身任务。他常到国外去,参加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交流活动,在别人身上学到自己不足的东西。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充电”。他喜欢与同行交流的那种学术氛围,他喜欢新的信息,常有国外的同行搞不清楚他的身份,究竟他是一位总经理?还是一位开发专家?
这位电焊机行业的传奇人物是那样的随和、健谈,笔者坐在杜总的面前,不断地思考着,是什么原因使杜长福充满这样的人格魅力?于是尝试性的问了杜总一个问题:你最崇拜谁?点着了一支香烟后,杜总刚才还炯炯有神目光此刻变的沉静起来,他平静地告诉笔者:毛泽东。新中国的今天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当年那支小小的队伍就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走出来的,我之所以能在那么多的困难中走过来,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伟人在鼓舞和鞭策着我。他讲到了一件往事,80年代一次在北京出差的时候,他去参观了中国军事博物馆,一辆上个世纪20年代日本生产的坦克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久久的站在那里,他看到了这辆坦克的钢板厚度,更看到了它的焊接工艺与技术。那时正是他在致力于研究电焊机的时候,可以说,这是一次对他最大的震撼,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连生产一颗螺丝钉的能力都没有,落后就要挨打!每回想起那感受,他心里就在隐隐作痛。一位偶像、一次感受,在他心中潜移默化,使他更执着的在电焊机的领域里不断研究和开发,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劲。也使他所带领的这个“烽火”团队越来越壮大!
谈话间,杜总指着窗外路过的一位年轻人说,他就是我们“烽火”最年青的干部,今年刚满21岁,高中学历,只有过三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真地端详着那位年轻人,怎么也想不到在“烽火”这样的品牌企业里,竟敢起用只有高中学历并且没有管理经验的普通员工,从那稚气的脸上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他已是一位就职半年了的车间主任。杜总却轻描淡写地说,在“烽火”大专、本科的毕业生很多,对于他们我有不同的培养方式,我看人的特点是,先看人的责任心,二看人的潜质,第三才看人的现有能力。因为我就是一个“老师”,我用我的方法去造就他们,当初这位年轻人是在全公司一片哗然中上任的,而现在,他用他的工作成绩验证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杜总语重心长地讲出了他的观点和感受:这些孩子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把孩子交给了“烽火”,我有责任去教育和培养他们,办企业不但要创造利润,还要有社会责任感,我当年是被国家培养出来的,在我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回报国家,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研究和探讨。
在与杜长福交流中,笔者总被他那些不经意间所讲的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所感动。中国民营企业家们都有着不同的奋斗过程,但杜长福留给我们的印象是独特的,很难在现实中找到另一个相同的甚至类似的版本。
告别了杜长福后,顺着他的指点,笔者来到另一个小小的副总办公室,一位年轻的女性端坐在办公桌前,在她那双大眼睛中,我们仿佛看到杜总年轻时的风采。她就是杜总的女儿杜宁。海外留学回来后,她在一个普通的文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两年多,每天驱车六十多公里往返,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在父亲的指点下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进步。时间不长,她已打开了“烽火”的国际贸易渠道,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业务体系和工作流程。也就是在笔者到来的当天,她刚被任命为“烽火”公司的副总经理。简短的交谈中,笔者在她身上看到的是新一代企业家的雏形,儒雅、秀气,知识结构丰富。当笔者同样的问她一个“偶像”问题时,她恬静地说:是我父亲!
在中国的大地上燎原了多年的“烽火”,在杜总下一代接班人杜宁的手中,已经开始蔓延到国外。
“我是被‘信誉’这两个字‘拖累’到今天!”我们相信这是杜总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对自己几十年来人生态度的认真总结。‘信誉’是需要代价的,何止‘拖累’两个字能够了得?做企业要讲信誉,做人也一样!每一个优秀的人,每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他们的确都很“累”……
页面功能 【
推荐此文
】【
大
中
小
】【
返回首页
】【
关闭
】
与“
我是被“信誉”这两个字“拖累”到今天--记广州烽火实业 杜长福 (图)
”相关的文章
正在加载...
客服电话:010-81763321 举报电话:010-81762078
设置自动访问焊接21世纪
投稿专区
投稿信箱:
info@w2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