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战略竞争等于找死
资讯中心 http://www.weld21.com
2004-08-13 16:40

当一个行业内所有的企业热衷于相互模仿,竞争便注定了沿着同一个方向没有赢利地赛跑,日本经济失败的经验如是,中国企业当引起警醒  

  美国著名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和两位日本人竹内广高、木神原鞠子对日本经济进行了长达8年的研究,认为除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过度介入,是日本经济发生问题的原因之外,企业缺少战略竞争也是日本经济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波特等人认为,日本公司可以通过模仿和“全面质量管理”把产品做得很精细,但却缺少战略竞争。

  他们提出,战略竞争的本质是以区别于战略对手的方法开展商业竞争活动的。在商业活动中,无显著差别的战略是不能持久的。选择不做什么是战略竞争的核心。决定目标顾客群、产品种类和一个公司应当满足的要求,是形成战略的重点。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战略竞争的特点,即从产品开始的、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一系列的差别性。

  然而,日本企业的经营思路却与战略竞争的这些要点,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或曰缺乏战略竞争,依据波特等人的论述,日本企业缺乏战略竞争主要表现为:

  产品和产业对战略问题缺少充分的把握。结构问题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能否有效把握是战略竞争的重要环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仅要受自身地位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事实确实如此,结构问题通常代表着产业升级,代表着未来市场走向。把握好了,就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就能赚钱;反之,就会被历史发展的洪流所淘汰。然而,“日本公司通常是在没有完全理解是什么因素保障了高科技产业、朝阳产业或者增长型产业中的吸引力的情况下,就蜂拥进入这些产业,结果是陷在了不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内”。

  在同一层面上思考问题和处置竞争。波特等人认为用残酷无情和思维单一的努力来取得****生产,会导致竞争趋同。也就是说,一个行业中所有的竞争对手在同一纬度上进行竞争。当竞争对手在质量提高、循环时间或者供应商关系等方面进行模仿时,竞争变成了沿着同一条道路没有赢家的赛跑,进而不得不打价格大战。

  企业把市场份额看作是第一位的,盈利是第二位的。日本的经理把追求市场份额作为优先考虑的第一要务,对市场份额,日本公司有一种近乎迷恋的追求,宁愿在损害盈利能力的情况下获得市场份额。然而,为了市场份额而去追求市场份额,存在很大的危险——战线太长,成本太大,兵力不足。市场份额不等于盈利,甚至伴随着亏损。

  日本企业缺少以差异性为特征的战略竞争的原因,首先是他们接受的信息相同。

  据波特等人的考察,作为日本企业决策的市场和产业信息,常常出自同一信息来源。

  由于政府和其他组织(如经济团体联合会和审议会等)公布的报告和白皮书流传广泛,结果就是不同的公司经理人对未来的看法是一样的,从而会采取相似的行动。波特等人尖锐地指出:“由于竞争信息有如此程度的共享,所以各个公司对其所处的产业均会得出相同的看法,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是日本的文化,日本的文化像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排斥创新。在日本,小孩们首先学会的诸多谚语中的一条就是“冒头的钉子挨敲打”。在日本社会中,与众不同并不是一项优点。相反,保持一致的精神已经深深扎根于日本的公司之中。一项决策必须获得大多数人的同意,这几乎可以使人确信,大胆或有特色的战略选择不会成为追求的目标。进而,一旦如此众多的管理人员都对某项决策表示了同意,要想终止不成功的决策将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最后,是日本企业的产权结构。在大多数日本公司里,为了稳定和彼此保持良好的关系,公司股份中的60%或70%掌握在稳定的友好股东手中,比如银行、保险公司和同盟公司。由于对利润不敏感,这些控股股东很少出售他们的股份。大多数大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只领取年薪,对追求利润的积极性不高。总之,产权结构导致了吃大锅饭,对追求利润的刺激不够。

  探讨日本企业问题的成因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所以进行如此的探讨,是因为我们发现中国的企业与日本企业的情况及其相似,具体表现为:只要哪个产业时髦,就一窝蜂地上,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全国有很多高新技术开发区,但真正办好的不多;不是盈利第一,而是规模和市场份额第一。有的用巨额债务支撑着庞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伴随着不惜血本的价格大战;信息来源几乎是相同的,主要是有关政策和行业主管的演讲。不少企业所接受的咨询来自相同的经济学家,他们在不同场合讲的话几乎一样。加之人们的认识结构差异不大,几乎在同一层面上思考问题:你能想到的他也能想到,你想不到的他也想不到;据观察,那些打价格大战的企业中民营企业不多。这里有一个产权结构的问题,即谁为价格大战的损失付费。通常打价格大战的企业并不是经理们直接付费的企业。最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平均和中庸,需要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创新与之并不相容。

  日本曾经是世界工厂,可以把各种产品做得很精细。但后来由于战略方面的原因,经济还是出了问题。中国现在也是世界工厂,但世界工厂不等于赚钱。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陷危机中的国家和地区,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不多——这也是战略问题。因此,中国经济要长期稳定的发展,显然不能满足于现在的世界工厂,要汲取日本的教训,在竞争中给战略问题以足够的重视。战略的把握无疑应当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要注重差别性和产业结构的科学选择和不断提升。

  搞经济首先也是站队,产业结构的队站错了,位卡错了(如同打篮球,位置站错了就很被动)就会事倍功半;要始终不渝地把握企业盈利是第一位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永远服从于盈利;要注重创新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的塑造,创造标新立异的氛围;要使产权结构能够激励创新和盈利。(李义平)

页面功能 【推荐此文】【 】【返回首页】【关闭
:::行业信息:::
相关文章
·组织智商: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企业的管理层 (09-02)
·客户保持与合作伙伴战略的实施(08-13)
·企业是航行在市场大海中的船,互联网是现代化的导航系统 (08-12)

版权所有:焊接21世纪-中国焊接器材网 技术支持:3w21.com